“不可能吧?秀菊死了男人又拖着个孩子?!”杨忠辉压根都没往这方面想。
“战友帮忙有他那么的殷勤?今天帮我们忙乎了一天,当搬运工还要送饭,想着办法和美玉搭话,不是对美玉有意思是什么?这我还看不出来啊?”李秀菊没好气的白了丈夫一眼。
“真有这事啊?我听说孙剑辉的家是京市的,和我们这些农村出身的可不同!”杨忠辉想起以前听到的小道消息,李秀菊不可能骗他,那孙剑辉这样摆明了是要追求美玉啊!
“那你当哥的可好好的问个清楚,美玉年纪轻轻的受了不少的苦,如果孙队没那意思,就叫她离美玉远点,免得造成误会,再说对美玉的名声也不好!”李秀菊没文化,不知道灰姑娘的故事,她说的都是接地气的实在话,都是为了杨美玉好。
“好,我先找韩铁问问!”杨忠辉以前和韩铁到一个部队,一起打过仗,感情深厚。而孙剑辉一直在搞侦查和情报,有点像军区的特种部队,韩铁则和孙剑辉是发小,一起读书从小玩到大,不过他的父亲没在部队上,早就转业到地方了。
这边杨美玉呢,洗完澡就上床睡了,本以为今天会辗转反侧睡不着,毕竟今天被“黑冰块”撩了,可事实上正相反,杨美玉挨着床没两分钟就睡的昏天黑地,至于孙剑辉,留给明天想去吧!
老家县城。
杨忠奎两口子到中午基本上包子稀饭饺子都卖光了,两口子就买点菜回杨美玉家弄中饭。吃完中饭好休息一下,做早餐的想睡懒觉是不可能的,基本上每天都是五点多起床。
这段时间早餐店生意还可以,两口子由原来的惴惴不安变成吃了定心丸,每天都笑呵呵的。辛苦他们不怕,只怕赚的钱不能养活一家人。
他们两口子和隔壁卖粉的大姐关系也不错,两家早餐店开在一起,来吃早餐的人反而多了,可以选择的的东西多啊,反正两家人卖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早餐。
“忠奎,家里快没米了,明天早点关门回屋里去挑谷子打米,再到支书那里打个户籍证明,还得去乡里盖章,弄好了叫明莲嫂子找人办三个娃的入学手续,别到开学了,才手忙脚乱的。”周春香边炒菜边和正在洗菜的杨忠奎说。
“好,叫大妹在家里看着三个娃,谁来也别开门。”杨忠奎对周春香基本上是言听计从。
“回去你哥你嫂子或者爹娘打听我们干什么,就说在街上卖早饭,生意好不好,就说能养活自己,千万别傻头傻脑的说一天能赚多少钱?知道么?”周春香交代道。
“那都听你说就行了,我不说话好不好,说了又错?”
“本来就是,你两个嫂子能看得钱,到时一大家子都来怎么办?大妹还想不想读好学校考大学了?”周春香巴拉巴拉说了一串。她之所以那么看重大妹的学习是有原因的,周春香的妹妹读书成绩好考起了大学,现在留在大城市上班,娘家人在他们村都是昂首挺胸的。
杨忠奎无话可说了,摸摸头“嘿嘿”笑两声。
“摸了头要洗手,美玉都说了,咱们开早餐店的,必须干净,讲究卫生,要不哪个敢来吃早饭?”周春香忍不住念叨。
“好,洗手!”杨忠奎对妹妹和自己媳妇都是心服口服,妹妹教会了他们两口子做馒头包子和饺子,但怎么做的好吃都是周春香慢慢在摸索,现在连隔壁卖粉的大姐都夸他们家的肉包子和酸菜包子做的好吃。
第二天两人11点就把门关了,把没卖完的包子和饺子拿回家给几个孩子当做中饭吃,两口子吃了两个馒头就搭车回杨家坳。
一进院子门就看到田银花在院子里晒衣服,“呀,这不是老三两口子回来了吗?你们一家五口大清早就走了,我还以为你们不回来了呢?”田银花阴阳怪气的说。
“大嫂,这里是我屋我们肯定要回来的。我不叫人给爹娘带信了吗?”杨忠奎老实却并不傻。
周春香喊得懒得喊田银花,拿着两斤苹果走到婆婆李桂花屋里,打了个招呼。又叫杨忠奎提着水果去支书家打证明,自己就在屋里收拾东西,把家里的衣服收拾好准备带到县城去,还有自己做的几坛酸菜都背上,反正每天都要炒一大碗酸菜给客人配稀饭或者馒头,自家做的带走还能省点钱。
今天杨忠奎两口子回家除了碰到大嫂和婆婆外,其他家里人都没有碰上,周春香准备的理由也就没有机会说。再加上几个孩子在城里他们也不放心,连地里的菜都顾不上扯,收拾好东西两口子就急急的挑着箩筐,背着背篓赶到乡政府盖章,盖好章就搭车赶回县城去了。
田银花看他们一走就走到婆婆李桂花屋里去当包打听,李桂花看大媳妇一眼,晓得她名堂最多,就专门说给她听,“老三说他家大妹成绩好,在乡里读书可惜了,城里学校教学质量好,他们要把孩子送到城里去读书。现在他们在县城里卖包子馒头,以后不在家里种地了,地都给忠明家种了,一年补他们几百斤谷子。”
李桂花看着惊呆了的田银花,又慢吞吞的补了一句,“他们两口子哪里会做包子馒头,还不是美玉教的,现在没地方住,都住在美玉家里。”其实杨忠奎两口子都没和李桂花说这些,后面这些纯粹是李桂花脑补的,只是李桂花太了解自己的儿子,脑补的百分百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