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章:真海盗(1 / 2)再生于明初首页

9月10日,遇到风暴的船队遭受很大损失,很多船只被打散了,主旗郑丰海也不见了,死活不知。廖凯只联系到另外三艘船,他们推举廖凯为临时主旗,廖凯船上挂起主旗的旗帜,这就相当于旗舰了。

廖凯的船是最小的,可是灾难面前运气好坏不完全在于大小,比它大的船不是也不见了吗?幸存者只有默默祈祷妈祖了。

经过一天时间的修缮,各个船只总算能走了,当然速度就不能要求了,能走就行。如果用航速的“节”来衡量,他们现在的航速一节都不够,勉强能走而已。

航速一节等于每小时走1海里,1。852公里,3。7华里,相当于陆地上慢悠悠的散步速度。

此时正常的帆船航速在2到4节,好船也可能高一些。

在现代里,一般货轮有10节左右的航速,当然也有个别很慢的,四五节的也有。快一点的邮轮客轮能达到20节以上。军舰速度快,一般都在20节以上,最快的超过30节,甚至达到35节。当然竞赛用的快艇例外,快艇的速度太高了。如此看,时代的差距还是很大呀。

现在他们的船虽然很慢,可是航海与陆地行军不同,人走路总要休息、吃饭、睡觉,船只却可以日夜不停地航行。所以,只要船能走就行,总能回家。

诗云: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福无双至,祸不单行,都是这个意思。廖凯遭遇海上风暴,船队打散了,船只损坏严重,可是又过了一天,他们又遭遇了海盗!这运气差的不能再差了。

在船的桅杆上有一个兜子,兜子里坐着一个人,那是瞭望哨。不管白天还是夜间,都要有人值守瞭望。

此时没有雷达,连望远镜也没有,观察全靠眼睛看。一个船队必须知道周围的情况,因此观察哨必不可少。登高才能望远嘛,所以观察哨就在旗杆上。为了安全和节省体力,人坐在桅杆顶上的网兜里。

不是每一条船都必须有观察哨,但是作为主旗的船只则是必须的。现在廖凯接替了主旗,他就要担起相应的责任。

“向老大禀报,侧前方发现船队。”

这是观察哨喊下面的水手向廖凯报告,时间是中午。

得到报告后,廖凯快步来到甲板上,并登到舱室屋顶上观察。廖成就在驾驶舱,也来到廖凯身边观看。

他们顺着观察哨指引的方向看去,可是他什么也没看到,只有无边无际的大海。

这很正常,因为地球是圆的,一般的高度能看到最远不过三四十里,在旗杆上才能看得更远。

廖凯懂这个道理,他问观察哨:“看清了吗?有几条船?”

现在他心里盼着能有自己船队其他船只的消息,盼着找到他们。不过方向不对。

观察哨回答:“现在还看不清,至少两条船。”

距离太远,船只仅仅是海上的一个黑点。此时都是帆船,风帆很高也很大,这才能看到,如果没有风帆就要更近的距离才能看到。按经验目标至少在六七十里以外,这时候的船都不快,最快也要两三个小时后才能相遇。但是此时廖凯与对方是相向而行,相遇的时间就要减半。

廖凯:“你给我盯着,随时禀报!其他方向也要注意。”

廖凯刚回船舱时间不长,观察哨又报:说侧后方也发现有船队,船只更多,估计有10艘。

廖凯再次出来,他还是什么也没看到。不过他开始紧张了。两个方向的船不可能都是自己被打散的伙伴,散落的船只不能距离那么远。如果这两伙中有自己的伙伴那就是后面的,因为航向相同,目标是一样的,都是去澎湖。这样一想,前面的船队就可能是外人了。

廖成建议说:“还有时间,我们尽量向大队靠拢吧。”

考虑再三,廖凯发出命令:“挂号令旗:船队停止前进,全体戒备,原地组成作战队形。各船准备兵器,准备火炮!”

在廖凯命令之下,桅杆上更换令旗,悬挂出:停船、戒备和组成作战队形的旗帜。这四艘船都慢慢靠拢,形成一字长蛇阵。各船上的水手们都手执兵器紧张起来。

廖凯也不敢回舱室了,他站在高处,两边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