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7章 前方是末日?(1 / 2)塔防战略首页

一切顺利,十月二十日,首个月球婴儿羲和降生。

官方直接称作羲和,在月表,两口子没有给她用新名字,只是多了个姓。

羲和的顺利降生,不止是国航天体系的重大成就,也关系到全人类的未来。

现代医学保障了羲和降生时的母子平安,接下来只要解决婴幼儿期,低重力环境下的骨骼与血循环系统的健康,太空人自我繁衍延续已经可以看到。

而后续的这些任务,并没有新设备的需求,主要依赖地表营养师和医护专家团的远程支援。

所以哪怕现在人类就失去一切地表发射能力,残存下来的人类,仍然可以期待未来。

消息一经公开,全球轰动……但也只是稍微轰动下罢了。

随着地面整体工业力量持续走弱,这个时期已经没可能展开一个新的太空永居系统,同时为了保障后续太空新人类的生活生存空间,少量扩建工作也无法给地表提供更多的准入票。

因此消息是好消息,却跟地表上现存的,还能上网看电视的人,没直接干系。

之前介绍了太空永居的人均物资条件,以及各地发射能力。

150个名额,对应着近万吨的物资和建筑,可不是吹个泡泡就能出来的,额外的发射能力从哪来?

答案是……大国也用上电磁轨道发射装置了。

国早在去年,就已经有生产黑白魔导的能力,但受规模、白银原料成本浮动、币贬值等影响,一直都上不了大项目。

末日空间站的规模和品质关系到财阀后代的续存,资金保障足够,问题是货币快速贬值的环境下,只靠资金就能办的事情也会变少。

到这个时间,他们的电磁轨道发射器才开建。

评论家多数认为,该发射器来不及满载使用。

看起来国那边发射器发展的平稳顺当,其实里面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36米口径发射器的瞬间负载,比一个五十万人口的工业型城市还多些,同时为确保发射器本身安全,要在发射前一段时间加电。

另外配合发射器的物流,也不是说发射器一落地,订单一下大家就都行了,至少需要数个月去协调各厂商的生产和物流。

不含国,全球电磁轨道发射器效率推进最快的,是。

按近地轨道日均投送量为计算标准,发射器上月较前月仍然有15的运力增幅,根据相关机构分析,大概至少一年的时间,日均运力才会接近峰值。

国即使强点,八到十个月总是要的。

以最近几个月的工业品供应变化推演,届时火箭零部件采购都会出问题。

相关困境,国发射器从业人员也不是不明白,但没办法。

资本驱动要看到利润才有行动,怪兽危机结果不明朗的前期,超导体、电磁火箭发射井都没有充足的资金推进,一定会慢一步。

行星另一面,国正在准备太空人系统的最后一个大动作,未来空间站升轨。

未来空间站现在距离地表高度约六百公里,原计划不打算在地表生产体系崩溃前升轨。

但计划总赶不上变化。

大江三角区出事后,太空三站体系就开始了自主运转预演,既由太空人指挥三个站点,并要求尽可能少的使用储备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