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瑚和金昊商量半天,唯一能落到实处的是请旨派个御医下江南,别的还得费神角力,回到家看到妻子摆开的阵势,贾公爷叹服:“你走到我们前面了。 颜氏阖上官册:“我向你保举一人,或能代姑父之职。” 贾瑚两眼发亮:“谁?” 颜氏微微一笑:“浙江按察使童伦!” 童伦是taizu高皇后的重侄儿,也是童家的宗子,其祖童法为开国十二侯之首的潍安侯,taizu继位之初官拜兵部尚书,以国舅身份加承一等承恩公爵,在其身后,长子童纲袭公爵、次子童纾袭侯爵,俱是襄助上皇铲除苏睿党羽的大功臣。童纲中年得子,即为童伦,太上皇重用母族,童伦是第三代的翘楚,如今四十出头的年纪已经官居正三品实职,入阁参政是早晚的事,勋贵之中已然难得。 颜氏选他的理由有三:第一,童伦是上皇母家宗孙,纵是亲王学士也要给他留薄面;第二,童伦与金昊关系很好,童纾之子童龙是忠廉王府的座上宾,不怕忠廉王党羽在身后撤梯子;第三,童伦虚挂太子少师衔,与虚挂太子少保衔的贾瑚是共佐一主的关系。 第二天,贾瑚果然提前销假上朝,举荐浙江按察使童伦接任兰台寺大夫林海为两淮巡盐使。 皇帝是知道颜氏昨日调阅清官册的,闻奏后下旨朝议。 按察使与巡盐御史都是正三品上的官职,大臣还真找不到反对的理由,皇帝随即降旨,升任童伦为江苏布政使,兼领盐务。 这手高明,布政使是从二品,谁要反对就是明摆着跟童家打擂台误人前程了,忠廉王党羽偃旗息鼓,没有提出半分异议。 吏部尚书又出班请示林海的去处。 皇帝笑道:“上皇早言,翌日林海任满,可回翰林院供职,既知其勤勉,不误王政,可擢升为掌院学士。” 众臣领旨,贾瑚带头颂扬皇恩不提。 回到荣府,贾瑚隐过林海中毒的话不提,只向贾母报了林海调回京师的喜讯。 贾母果然高兴,林泰年长心细,起身到贾瑚跟前作揖:“弟弟代父亲谢过表哥周旋之劳。” 贾瑚伸手扶住林泰:“表弟不需多礼,此事也算因祸得福。” 贾母为着能见女儿兴奋,不曾留意贾瑚的言外之意,林泰心中吃惊,看着幼弟勉强压了疑问。 宝玉在旁听说,急切询问:“林姑父林姑妈来京里,也住咱们家么?” 贾母笑道:“真是孩子话,翰林掌院是二品学士,你姑父姑妈自然有官邸住的。” 宝玉慌了:“那——那林妹妹要家去?” 林泰有些不高兴:“宝兄弟,我们兄妹自然该与你一般承欢父母膝下。” 贾母笑道:“宝玉,你林妹妹就算搬了家去也要常来小住的,你也能得便去找你姑夫请教学问!” 宝玉这才嘟囔着不再多话。 林泰跟着贾瑚从贾母院里出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贾瑚拍拍他的肩膀:“好好读书,照看好弟弟妹妹,别的有我和你嫂子。” “是。”林泰试探着问,“父亲——” “没有大碍。”贾瑚仰起脸,“身居是非之地,总是不比常人那般安稳。” 贾瑚回房逗着小儿子玩儿了一回儿,瞧见妻子一门心思钻研手上的帖子不免奇怪:“林姑父的事儿都了了,你还看《清官册》做什么?” “《清官册》早还给吏部了。”颜氏无奈地叹了口气,“这是东府珍大嫂子送来的宴客名帖,也不知道珍大哥抽的什么风,非赶年前把蓉哥儿媳妇娶进门。” “年前?”贾瑚眉头微皱,“蓉儿刚进学,眼看要考乡试,哪有精力用来成亲!” 颜氏相当无语:“珍大哥说了,乡试在八月,婚仪就订在冬月以后,尽有时间预备!” 贾瑚微微颔首:“东府人丁单薄,难怪珍大哥心急。” 颜氏不以为然:“我瞧着不像,说不准是跟忠廉王做了什么你我不知道的买卖。” 以前些日子的经验来看,这个话题如同雷区,贾瑚含糊回道:“赶明儿我嘱咐蓉儿几句。” 再说安扎荣府的薛家,因薛蟠在外交际时听得内廷消息:皇后有感公主郡主长成,不能与皇子一般进宫学读书,故仿咸安宫学辟重华宫为皇女宗女进益之所,再于宗亲官诰中拣择年长持重、更有学识品行的贵妇为师,专司学识人情教导之责。 除此之外,皇女宗女应有伴读相奉,中宫懿旨,凡在京仕宦,家有皇封者皆可送女应选,为公主、郡主侍学赞善。 早年taizu起事,薛家祖上曾有筹粮助饷的微劳,开国后官拜紫薇舍人,如今也是领受内帑的皇商,勉强算在皇封之列。宝钗才貌双全,平素自有青云志向,听得消息哪有不动心的道理? 薛王氏也盼女儿富贵,当即去找王氏商议。 王氏随口应下,因笑道:“不是我向亲,宝丫头这样的人品,多少公侯府邸的小姐都及不上的。” 薛王氏面有得色,奉承妹妹几句后又说:“你虽然有路子,到底少不得人情打点,我们岂好叫你劳心又破财?这点子银钱权作周旋花销,只要宝丫头能谋个出身,便是再多一些也值当。” 王氏推辞一番后收下银票,将宝钗好一顿夸赞。 过不两日,内廷果然传了懿旨出来,张夫人送走传旨内监便打发人到东大院请颜氏往贾母处商量。 京师为天子脚下,大街上喊一声“大人”能有几百人回头,内监真要家家传旨必得累断舌头,故而接到旨意的除四王、八公、十二侯等开国勋贵家的主母外,只淑人以上诰命可得面谕,别的就靠圣人诏旨广而被告了。 贾母是极为赞同的,给公主郡主做伴读等同于教养镀金,将来议亲自然可以提高择婿条件,若是运气好入了皇后的眼,指给皇子世子也未可知。 皇帝八子,除早年夭折的皇长子和现今的皇次子金阳是贵妃所出,三子金昊、四子金曈、五子金昍、六子金晏、七子金晨、八子金旭俱为嫡出,金昊、金曈已大婚,没成婚的金昍十六、金晏十三,金晨虚龄十岁,最小的金旭还是学龄前儿童,他们都是极好的女婿人选。 除了皇子,忠诚亲王、忠雍亲王、忠恒亲王几家也有适龄皇孙,捞着一个都是不亏了。 皇子皇孙的伴读,第一人选都是从外家挑选,贾家是国公门第不错,比及上皇的亲家还要远一层,幸而有颜氏在,一切都能争取。 找孙女女婿的任务还长远,贾母出一回神,把心思放到伴读的事儿上:“大太太是什么意思?” 帝后膝下只有一女,一门心思往公主身边凑是不现实了,张夫人看向大儿媳:“只不知有哪些郡主进宫读书,知道年纪才好打算。” “皇后娘娘早先提过一句,说是有意向兄弟施恩,收养几位郡主进宫,大婚时封授公主尊秩,想来都是十几岁的皇孙女儿了。” 贾母默然,良久方道:“按年龄只玫姐儿与瑾姐儿合适了。” 颜氏的主意是:“小公主与林妹妹年纪相当,除了玥姐儿太小,把探春一齐报上去。” 张夫人有些犹豫:“都是娇生惯养的小姐,万一不够持重在宫里冒犯了主子如何是好?” 贾母左右为难,她是想把探春推出去的,可惜年纪太小,保不齐会弄巧成拙开罪贵人。 颜氏遂道:“把名字报了,我去探探皇后娘娘的口风,若娘娘觉得不合适,咱们也不硬求恩典就是了。” 贾母笑道:“这样很好。” 贾瑾与皇七子金晨年龄相当,也是皇后取中的第一儿媳候选,此番把她与娘家侄女一起放到女儿跟前做伴读,借机就近观察教养品性,贾玫虽是庶出,毕竟为郑国公亲妹,也得了忠诚亲王妃举荐成为郡主赞善。探春年幼,与其他几家落选的小姐一般得赏还家。 皇后倒专门问起客居荣府的黛玉,林海虽未正式调回京师,毕竟下了圣旨,她是正经二品大员的嫡女,自然是在备选之列的。 颜氏问明当事人的意思,中秋节后将其带进内宫,不料皇后一瞧就喜欢上了,拉着黛玉打量一回夸道:“小姑娘带着仙气儿呢。” “您过誉了。”颜氏笑道,“本来我是要把她报给您裁选的,但林妹妹是林家嫡女,纵是外祖舅亲也不能越俎代庖替姑父姑妈做主。” 皇后点点头:“也是这个理儿。” “得您喜欢是她的造化。”颜氏讲明内情,“不过我也觉得林妹妹不娇气不俗气,小小年纪背井离乡,又得与长兄照顾幼弟,算是极为难得了。” 皇后会意:“得了闲跟你嫂子进来玩儿。” 黛玉赶忙磕头谢恩。 颜氏笑道:“入了皇后娘娘的眼,姑妈将来不用再愁妹妹的前程了。” 正说着闲话,坤宁宫太监急匆匆地进来禀报:“主子娘娘,太子妃临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