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愁私塾的事,转眼村民就找上门来了。
顾如星欣喜若狂,待萧景盛跟着他们去巡防时,坐在院中思考对现下里河村办起私塾的事。
他来到这个朝代满打满算有半年多了,这期间他亲身体会到这个朝代对哥儿的态度,说起来哥儿连女子的地位都不如。
之前他想办私塾,起因他初来乍到,穿越过来后又是一名地位卑微的哥儿,为躲避家中安排的亲事,他不得不半夜离家出走,逃走后他怕自己没法生存,就想着重操旧业,开个小私塾,教些幼儿读书认字,收点束脩过活,起码不被饿死。
可如今真要办起私塾,心境不一样了,他前世是高知识份子,志在教书育人,加上男女平等观念,无论男女老少都有选择读书上学的权利。
可这个朝代女子、哥儿不能进私塾,不能像男子一样考取功名,一辈子被困在小小一方家中服侍夫君、孝敬父母,生儿育女,有些哥儿命运多舛,婚后还被虐待欺负,下场悲凄。
顾如星如今也身为哥儿,感同身受,他想为哥儿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不是说哥儿体力不如男子吗,那读书识字并不需要体力,即使脑子愚钝的,长期坚持也能认得几个字,有些哥儿死后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怎么写,同样生而为人,凭什么他们因为体力不如男子,生子不如女子就被嫌弃。
顾如星想让他们像男子一样可以读书识字,可以考取功名,认得字后他们还可以到镇上当伙计,当掌柜,帮家中赚取银两,有了钱财傍身,地位提高,他们也不必受尽欺压。
但是想要让村里哥儿能自发来私塾读书,比他预想的还要困难。
摆在首位的便是束脩问题。
在这个朝代,家中若父母长辈尚在,钱财交由父母掌管;若与父母不同住,钱财则由自家夫君掌管,至于哥儿,除非夫君对你信任,得到他宠爱,愿意将钱财交给哥儿,否则哥儿是没有掌管钱财的权利,若想要拥有私房钱,只能私下偷偷想办法。
里河村大多农户,生活本就贫瘠,汉子们靠种田养家,更别提哥儿想靠劳作赚取私房钱,想让他们交束脩入学,那几乎一口将他们隔绝在外,所以顾如星免了束脩,就是希望哥儿、女子都有机会入学。
他如今有萧景盛,吃喝不愁,收不收束脩对他而言,无非就是多几两银子少几两银子问题。
况且萧景盛贵为大厉国将军,他是他的夫郎,开设私塾教孩童蒙学是好事,收取束脩本也是人之常理,奈何萧将军身份地位尊崇,若日后有心之人想要陷害萧景盛,说他家夫郎靠开办私塾谋取钱财,这事传出去,恐怕引来祸端。
他不得不为他家将军考虑,从长远想,以萧景盛将军身份,朝廷每月都有俸禄,也足以让他养家糊口,他何必为这些钱财而冒不必要的风险。
解决束脩问题,剩下就是如何让村里的哥儿来上学。
这个问题顾如星想不出对策,一般十四五岁的哥儿已婚配或定亲,上有父母照管,下要服侍夫君,想要来私塾上课恐怕不能,年幼的被家中父母教管,从小就秉着日后嫁人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
顾如星坐在院中苦无对策,眼看日落西山,村外响起小孩玩闹,还有时不时鸡鸣狗吠的吵闹声,顾如星正想起身去灶房做饭。
还未起身,萧景盛和林世阳一人提着野兔,一人提着几条鱼回来了。
两人身上都溅了些泥,一看就知道去了竹林那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