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扶灵回乡(1 / 2)吉时当嫁首页

武朝宏远十二年腊月二十二,姚家大姑娘姚梦莹跟着父母亲终是将祖父的灵柩送到了老家——青州祁县。

三个月前祖父去到京城探望她们一家,却谁知在准备回乡的时候,祖父却溘然长逝,驾鹤西去。

父亲和母亲商量一番,决定关了京里的铺子,先送祖父回乡。

可这一路却不太平,先是遭遇山匪劫道,又遭家奴背主,幸好梦莹已不是当年的十一岁了。

都说人死如灯灭,可谁料想,电光火石之际,阎王爷没收她。趁着天狗食日,阴阳混沌之时,又将她送了回来,一睁眼又回到了送祖父灵柩回乡的路上。

幸好,一切都还来的及!

身穿麻布衣的大姑娘姚梦莹下了车,看着面前的姚府,百感交集。本以为自己跟随吴太夫人吃斋念佛多年,已经心胸豁达,看淡仇恨。

或许是近乡情怯,也或许她终是流着姚家人的血——心胸狭窄又记仇。

前世的仇恨如波涛般喷涌而出,原来,仇恨在始终她心里,一丝一缕都不曾淡忘……

父亲姚青山由祖母崔氏所出,祖母去世后,祖父续娶了曾祖母的外甥女,也就是现在的尹氏。

二叔父姚青江,三叔父姚青桥便是尹氏所生。

前世二叔父设下毒计,父亲被宋管家谋害致死。自己和母亲千辛万苦回到祁县,哪料二房又生祸心,竟然由二叔父姚青江代父亲写了放妻书,将她们姐弟及母亲扫地出门。

若非他们苦苦相逼,她也不会卖身为奴,更不会……

往事不堪回首,此时不是伤春悲秋的时候。

宋管家行凶未能得逞,二房定会想出别的办法争夺家产,若她料想不错,继祖母尹氏,在祖父灵柩进门前就会发难。

今生她要新仇旧恨一起算,不仅要夺回家产,更要让二房也尝尝,被扫地出门,家破人亡的滋味!

*

屋檐下挂着白灯笼,表明老宅已经在准备后事了。

半个时辰后,梦莹祖父的继室尹氏,被两个儿媳妇搀扶着,孙男弟女簇拥着,从门里面迎了出来。

尹氏看到了老太爷的灵柩,越过了正在给她行礼的大儿子夫妇,扒着灵车就哭了起来。

“老太爷,您怎么就走了,您走了,我可怎么办啊!您把妾身也带走吧,我可不活了……”

尹氏一边哭一边敲打棺材:“老二和老三,听说你走了,差点哭死。两个儿媳妇,还都准备了你最爱吃的菜,妾身恨不得以身相抵,替您受了这苦。

都说父母在不远游,人家都是儿子孝敬老子,您不听妾身劝,非要长途跋涉去京城看老大,这下好了,性命都搭上了……”

尹氏这话,围观看热闹的街坊四邻,听懂了,梦莹听自然也明白了。

二叔父和三叔父,包括两个婶娘,都是孝子孝媳,老太爷跟尹氏是耄耋情深。

说到底,就是父亲不该去京城,而该在身前尽孝。老太爷是去看望自己一家才殒命的,父亲就是罪魁祸首。

尹氏话音刚落,梦莹就见父亲姚大老爷,撩袍就想跪。

梦莹心知父亲因祖父匆忙离世,内疚不已,可若是父亲跪下去,这便坐实了这不孝的罪名。

百善孝为先,若是这顶“不孝”的大帽子扣下来,自己一家可如何在祁县立足?

梦莹眼疾手快,把父亲往后拽了一把,挡在了父亲跟前,说道:“老夫人此言差矣,我父亲当初去京城,别人不知道,老夫人难道不清楚缘由吗?酒坊是姚家祖产,您却丝毫不让我父亲插手,就连您的侄儿都在酒坊是个管事吧?

父亲是长子,不愿祖父为难,逼不得已才入京谋生。试问诸位,若家乡安逸,谁愿意拖家带口,背井离乡?”

看热闹的人,见梦莹带着重孝,小脸苍白却声音清脆,话说的有理有据,都不住的点头。

正所谓:大户人家是非多,不用划拉一大车。

尹氏收了哭声,板起脸说道:“你莫要含血喷人,我那侄儿尹春原本就有大本事的,祁县的很多酒坊都争着抢着,让他去当管事。若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人家还不肯来。”

梦莹冷笑道:“是啊,这么有大能为的人,却让姚氏酒坊每况愈下,那是便是二叔父没本事了?老夫人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