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club伯克利后面呢?
快进到模型?真类?
可无限者并不满足于此,祂想自创一种大基数,来丰富那之间的间隙。
用哪种办法呢?
最简单的方法好比说对大基数排个序?令不可达基数=1,弱紧致基数=2,可测基数=3,阶对阶基数=4,极限club伯克利基数=5,由此延伸出更强的6号、7号大基数?
还是像某超越基数那样,定义一个需要ω套公理支撑的大基数?
还是借鉴下莱茵哈特基数这位前辈,钦定存在一个强到大部分集合论公理系统都不能兼容的大基数,会引出0=1或者其他形式的矛盾?
还是根据向下司寇伦定理,钦定存在一个超越可数传递模型的大基数?
序列延伸?不可兼容?ω套公理?不可数模型?一致性强度?超语言?反射原理?割裂于V?…
说白了,不管你用哪一种非主流方式来自创大基数,都会被冠以民科、不良定义之名。
祂觉得这很没意义,于是就不搞什么自创大基数了。
顺便再展列点被祂玩烂了的东西:
V是囊括世间万物的模型,即所有集合的真类,一切可能的集合都被容纳在内,由于V过于巨大也被称作是宇宙,前面提到过的、没有提到过的所有大基数皆是V的一部分。它的全名是冯·诺依曼万有宇宙,贴吧也有人叫它“终极V”。
最常见搭建万有宇宙的方式需要三个工具,即空集、取幂和序数逻辑,跨越所有极限,符号化展现为:
V?=?,V?={?},V?={?,{?}},V?={?,{?},{?,{?}}}……据V???=P(V?)类推
V_ω= V? U V? U V? U…U V? U……=∪↓(k﹤ω) V?
注意“x↓(y)”的含义是“y为x的正下方下标。”
…
若a=x+1,V_λ=P(V?);若a为极限序数,V_λ=∪↓(k﹤λ)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