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聪继续忙得天昏地暗,每天都在读论文、推模型、找数据、写文章、改文章这样的循环中度过。在国外放学的阶段,他遭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这对他来说,他也真切地意识到了学术竞争的残酷。周聪之前一直是云淡风轻,认为只要靠着他努力,他就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就能在一流的期刊发表,那评各种职称的时候肯定是畅通无阻的。毕竟论文就是学术界的硬通货,就是学术界的核武器,是最有震慑力量的武器。他认为学术是最公平的竞争场所,有没有能力,有没有洞见,一聊便知。
但是,现在他有些动摇了。老教授们已经占据了很多领导岗位,他们不用再为论文的事情烦恼了。而更可气的是,有不少年轻海归们都和老教授们合作发表论文,他们的论文数量还是在增长的,有的甚至还能发表在国外期刊上,虽然他们连英语都不太会。当然了,会不会英语不妨碍有没有思想,有没有原创,因此还没有任何可以拿上台面的证据来指责别人。海归们接受的训练非常严格,基本技能是纯熟的,在海外也有不少人脉,比如导师、校友、同学等等,他们大多也能以英语在海外发表文章。周聪在国内发表文章很容易,但是要去海外发表文章就太难了。没有一个英语国家的合作者,国内作者想单独去海外英语期刊发表论文,这难度简直难于上青天。事实上,很多海归博士的头几篇论文都是和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合作者共同写的。
周聪找不到这样的合作者,思想的原创性又不足以达到吸引国外合作者的程度。他很焦虑。独立去发表又很难,如果有一个合作者,哪怕是和他水平差不多的,两个臭皮匠一合计可能就产生大于诸葛亮的效果。学术研究对大多数研究者来说,就好像打群架一样,一定要找到很多合适的队友,这也是国内各科研团队越来越大的原因,团队负责人更像集团公司老板,是调动资源的,带领大家打群架的,而不是真正下场打架的。只有极少的天才才能孤独求败,不需要队友就能笑傲江湖。周聪这是前有狼后有虎,夹在中间了。焦虑归焦虑,周聪从来没有想过要躺平,躺平就不是他的性格。因此,周聪只需更加勤奋,更加努力,争取能发现一些比较有原创的东西,用这些有原创的思想去换一两篇英文期刊的论文发表。
周聪的儿子快4岁了。在HD区这样的教育高地,3岁就要开始上各种兴趣班了。英语培训班肯定是需要的,琴棋书画肯定也是要选择一项或者几项的,数学启蒙这也是必须的,毕竟有个奥数训练经历,在参加各个名校的招生考试中是有先手优势的。但是,这些都要花钱,而且费用还不低。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按照家庭收入来讲,周聪家庭是妥妥的中产阶级往上,毕竟周聪是大学助理教授,他太太是事业单位职员。但是,只要一出门就时时刻刻在提醒你是穷人,至少是不宽裕之人。稍不注意一分钱也存不下来,更何况靠自己收入买房,这就更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周聪现在的房子还是岳父岳母买的。
周聪也很爱他儿子。他认为像他这么差的家庭条件与教育环境,也能考到BJ的重点大学。他儿子生活的家庭条件可和他当时相比是天壤之别。BJ的中小学教育环境也比他老家强太多了,因此他毫不担忧他儿子的学习,认为怎么都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一看周围同事邻居,大家的孩子生活环境好像也都差不多,都接受了类似的学校教育,但是,这些同事邻居的孩子大多从小就开始了英语和奥数的课外培训班。周聪太太认为他们的孩子也不比别的孩子笨,他的家庭条件也不比身边同事的家庭条件差,别人的孩子都能上课外班,难道他们的孩子就没有资格吗?难道他们的孩子就注定要垫底?
在这种想法下,周聪太太到处打听别的孩子上了哪些补习班。很有意思的是,幼儿园不少小朋友的父母并不愿意分享优质的培训资源。这个市场本来就是龙蛇混杂,好老师很有限,不少家长并不愿意告诉别人自己好不容易找到的教培老师。但是,各个补习班老师又在轮番轰炸,哪位同学通过早培进入了哪个顶级小学,哪位同学通过早培拿到了什么证书。周聪太太一听,就更加慌。虽然她儿子年龄还很小,但是别的小朋友也都开始在学习了,那她儿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了。
周聪对此不以为然。他认为小朋友就是应该好好玩,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情,人大自巧,狗大自咬。这么早就把小朋友送去补习班,小朋友本身也坐不住,而且接受能力也不够,很多很简单的问题可能怎么也理解不了,事倍功半。等再大一点的时候再去学,一学就会。每次看到别的小朋友哪个痛苦劲,周聪就替这些孩子感到惋惜,很是可怜。可是,周聪太太总有各种消息来反驳他,比如某某小朋友提前锁定了好学位,某某小朋友又得到了什么奖,等等。总之,她可以容忍自己过得苦一点,绝对不能让她儿子落后。
当然,周聪不愿意这么早送儿子去补习班也是因为高昂的培训费用。这些补习班的费用都不低,每年十万块亲亲松松就花出去了。这对周聪这样的家庭来说,虽然能支付这十万块,但是也会使得家庭没有太多积蓄,天天都会紧巴巴的,要是家里老人有个急用,他们都无法立马拿出来钱。周聪不想把家庭财政搞得这么紧张,他认为既没有必要,而且也可能影响孩子长远发展。他就看到不少孩子因为过早进行了校外补习而使得他们厌学。非但没有成才,反而成为问题儿童。总之,他相信顺其自然,也相信他儿子只要跟上节奏就可以了,掌握好学习方法之后,自然就能上一个理想的学校。
周聪太太也是很有主意的女性,她认为自己是独立女性,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见多识广,自然知道应该怎么教育儿子。在平时的教育中,确实也是周聪太太负起了主要责任,对儿子也是非常细致,陪伴儿子的每一天成长。周聪要忙着研究,教课,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尤其是做了学术研究这一行。假如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下班之后的时间就是自己的了。但是,周聪在还没有拿到职称之前,所有的时间都是研究的,学校也不会管你是否熬夜,是否辛苦,教学生是否尽职尽责,而是看你的论文发表了有多少,发表论文的杂志档次有多高。而这种结果导向就倒逼年轻的助理教授们熬更守夜,没有节假日,埋头苦干。至于这些文章有什么用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发表,要么发表要么发臭。这就是摆在年轻老师们面前的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周聪确实没有办法承担起更多的育儿重任。就像他太太说的那样,每次在陪伴儿子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每次一通傻玩就让孩子自己玩去了。久而久之,儿子也和母亲更亲近。周聪倒不介意,他觉得父母双方只要有一方能和孩子无障碍交流就可以了,这样的孩子以后就不容易出现青春期各种叛逆问题了。
周聪总是和他太太说,不要这么早送儿子去补习班,过于揠苗助长对孩子也不是好事。周聪太太总是说他想节约,不想花钱。还说,从小不给儿子花钱,将来儿子没出息,全都要重新还回去的。那才是很惨的。比如谁谁谁的儿子没有上补习班,最终没有考上好高中,被迫走国际路线,多花了好几百万。
最终经过讨论,给他儿子减少了课外补习班,只留下了少数几个在海淀家长看起来是必不可少的课外班,比如奥数和英语,才艺方面也就选了大提琴。选大提琴的原因也是因为周聪太太说,学钢琴的孩子太多了,他儿子学了也没有任何竞争力,还不如学一个竞争不激烈的乐器。竞争不激烈的乐器中,不能学二胡,他太太觉得二胡声音像哭丧一样,凄凄惨惨的。唢呐明显不适合城市居民楼,太扰民了。想来想去,大提琴就是最好的选择。当然,要找好老师也不容易,如果老师不好,把她儿子容易教废了。他们多方打听,找到了一个在中央音乐学院任过教的老师来教她儿子。这些费用都不便宜,几百块钱一个小时。
周聪是文科,没有课题经费,基本就靠死工资。如果评了教授,那还可能出去给企业做做咨询赚点外块。可现在明显不适合。他一方面做的是理论,这种从理论到理论的东西对企业来说几乎毫无用处。其次,周聪也缺乏必要的搞关系的能力,他对那些在酒桌上纵横捭阖的人抱有非常复杂的心情。既羡慕他们和人拉近关系的能力,几句话就能把对方说得心花怒放,成为餐桌的中心。但是也鄙夷这些人的虚假和不学无术。这也使得他难以到外面去拉来课题,弥补家用。他之前还想破格提拔教授,这样工资能涨不少,而且在学院里的地位就稳当了,也就不担心拿不到铁饭碗待遇了。但是,现在看来要破格提拔也很难,如果能正常评职称就算很不错了。
在成舟堂侄的协助下,成舟的影子银行业务规模有所扩大。这次扩大也是被迫的,他原本对影子银行不感兴趣。这种业务利润高一点,但是牵扯的精力更多,而且风险更大,也不利于维持他在富人眼中的中立性。要不是有一笔借款成为坏账,他还是不会去做这种业务的。这纯粹是迫上梁山的事情。
不过在成舟侄子的协助下,影子银行业务运转正常,利润那是真高啊,成舟甚至有点后悔没有早一点从事这个业务。在过去的一年里,成舟影子银行业务赚的利润基本都快把那一笔本金亏损给弥补回来了。要是这么高的利润再做两年,就可以洗手不干了,以后就继续当当心灵导师就可以了,给客户按摩按摩,喝喝茶,顺便收一点客户的介绍费,也会过得非常滋润。
年初开始,市场上的资金就已经有点紧张了。民间借贷的利率也在快速飙升,成舟没有太过关心这件事情,因为他的资金出借方没有要求提高利率,但是资金供给规模确实有所减小。这些人为了维持和成舟的关系,没有提高利率,但是把部分资金通过别的渠道借出去了,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成舟能感觉到的就是资金需求方在增多,成舟也借机把出借利率提升了一点,这样一来,他的利润就更大了。
意外总是在意外的时候到来。到了年中的时候,利率进一步大幅度提升,成舟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如果利率大幅飙升的话,说明现在的资金很紧张,各个环节就容易出错,只要一出错,他这种业务就容易出纰漏。他在心里默默祈祷,可不要在他手上再发生信用事件。但是,到了六月中,眼看着就到了上半年的付息日了,有一笔借款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问题。
这笔钱本来也不会出问题的,但是刚好卡在了这个节骨眼上。老板们一般都会有过桥借款,顾名思义,过桥借款仅仅是桥接两笔资金的临时性借款,银行在放新款的时候需要企业把老款给还掉,但是企业可能也刚好没有资金,因此就需要高息从第三方借款。好在借款时间很短,利率虽然高,但是实际付出去的绝对金额并不大。老板们经常都面临资金短缺,过桥借款市场也一直很兴旺,老板们一般也有着比较固定的过桥资金方。大家长年合作,减少了很多信任成本。成舟的客户中就有不少这样的客户,给他的生意贡献了不少利润。大多情况下,两笔资金都能衔接上,银行对此也心知肚明。这个游戏也一直玩了很多年,都甚少爆出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