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诡谲因由(1 / 2)驶向欧洲的班列首页

苟仲山是长春人,在外经贸大学当老师,马诺科夫外派到这个学校的时候两人相识的。开始都是带留学生,纯粹是做学问,后来苏联一解体,中俄贸易活跃起来,俩人就全都下了海。

从易货贸易开始,虽说只是小打小闹,没有多大的货量,但很实惠,还真赚了不少钱。

可易货贸易实在麻烦,海关要一单一单的清关,货物要一单单的清理,做之前要先申报,到了口岸还要二次装卸,力气没少费,货量做不大。

“要做大宗的贸易还得去北京”,这点,俩人倒是取得了一致。

此时,马诺科夫的贸易公司已经成立,苟仲山已经没办法再以个人名义和他合作,所以,他就带着这个业务来到了北京。

开始,与公司实验性的做了几单业务,还不错,虽然单子不大,但销路顺畅,利润不小,又是先付款后发货,公司赚了钱,自然他自己也荷包鼓鼓。

看他业务做的不错,也算是工作需要吧,一来二去,就把他正式调到了公司,专门负责俄罗斯这块业务。

这样一来,中俄双方都是公司行为,自然货量就大了起来,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

正规的外贸,必须靠信用证,也就是,为双方做信誉背书,那时候,正规的外贸公司都是按照这个方法来做。国外公司开信用证,国内公司采购货源,然后通过海运方式出口。

这种方法,虽说结算安全,运费也低,但海上航行时间过长,去往东欧要停靠多个港口,再加上转港、堆场、提发货和天气等原因,一批货走两三个月是常事。

而且,最难办的是信用证,俄罗斯是卢布,牵扯到风险,我们不能接受,必须是第三方银行的信用证才可以。

这样一来,虽然货量上去了,但操作太麻烦,双方都不满意。